分享一个家,算得上是老房「极致改造」的代表。
改造前,43㎡ 老房破败杂乱,几乎没有舒适可言。两位老人在此,一住就是整整 50 年。
改造前直到设计师介入,只用了四个月,就把这座老房彻底变了样,丝毫不见过去残破的痕迹。
回访的照片里,爷爷用他的笑容证明——是设计,让他们重获了体面而有尊严的居住生活。
改造后,爷爷演示如何坐着洗澡。高龄老人+高龄老房,
这样的 43㎡ 该怎么改?
老两口第一次搬进这个家,是 1971 年。五十年的时间,爷爷当年栽的小香樟树,已经长成了五层楼高的大树。
与此同时,两位老人也渐渐老去,身体大不如前。爷爷是国家二级残障人士,治疗后靠拐杖可以正常行走;奶奶则心脏不好,需要安静的生活环境。
爷爷当时栽种的香樟树,已经长得很高了而眼下的老房,显然不是一个好的居住场所:
1.电线老化严重,曾经出现过火患。
2.厨房线路故障,关闭灯光就丧失所有供电。
3.卫生间入口台阶高,不便于老年人使用。
4.收纳空间严重不足,客厅厨房都是瓶瓶罐罐。
5.窗户损坏,只能依靠开大门通风换气。
房屋老旧破败,日常居住有很多不便只是房子年代久远,层板墙体老化损坏,为了保证居住的安全,设计师没有大动干戈,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微调。
改造前后对比1.将采光最好的房间,改为老两口的主卧。
2.增加客厅卡座,能够容纳一家人聚餐。
3.合理利用阳台(房子阳台连接着一户独立办公室的房顶),让爷爷在这块地方养养花草。
除了户型规划,也有一些适老化与无障碍设置,体现在具体的设计细节之中。
优化公区动线
让明亮重回新家
原来的户型开门正对客厅,没有任何的玄关功能。因为空间有限,设计师在入户的地方加装了一组扶手,方便老人换鞋,增强了安全性。
餐厅做成了卡座形式,稳定感强,适合老人日常使用。下半部分的抽屉可承担储物,缓解餐厅的储物压力。
获取更多「卡座」灵感,点击:卡座定制经验卡座与餐边柜形成围合,是家人团聚的好地方。过去留下来的小木凳,重新打磨上涂料,与新家一样很配。
餐边柜与餐桌相邻,如台面的延伸,非常顺手。开放格则保留着结婚时就置办的老物件,留有过去的痕迹,对老年人来说,是很大的念想与慰藉。
从主卧的视角看过去,可见客厅通往各个功能区的动线都十分简洁方便,优化了采光和通风,给爷爷奶奶营造了一个通透的生活环境。
为了让老人能在新家过年,房子赶在春节前竣工。临近年关,在爷爷奶奶的极力邀请下,设计师还专程去吃了个提前的年饭。
几杯酒下肚,爷爷有点哽咽。他说,从没想过会有住进新家的一天,原来上个厕所还要忍受头顶漏水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改造过后的客餐厅,已经可以轻松容纳五人聚餐尊重老人的习惯
在厨房细节较真
厨房,也是整个家变化极大的一个空间。
过去,这里黑黑旧旧,电路问题严重,窗户打不开,无通风采光可言。
为了能给老人一个敞亮好用的厨房,设计师选用白色为主色调,干净不杂乱,符合老人的审美喜好。
根据老人的日常习惯,厨房窗边也特地做了一排卡座,方便老两口日常坐着择菜休息,边炖菜边聊天。卡座下面的开放式设计,用来放置奶奶最喜欢的小板凳、面盆及厨房工具。
墙面的洞洞板,是用护墙板定制而成的。主要是方便老人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高度和位置,方便挂取和放置厨房用品。
考虑到用火安全,设计师在厨房一侧留了个圆洞。如果在客厅吃饭、卧室看电视,也能及时观察厨房灶台,以防忘记关火等情况发生。
如今使用下来,厨房的细节让老两口很满意。
更多「适老化改造」干货知识点,点击: 老人房装修✨✨看这篇 抄作业啦 !不仅要满足当下
更要考虑到将来
过去的卫生间入口处,有两级窄小的台阶,爷爷奶奶出入都很吃力。再加上内部管道年久失修,楼上常常漏水,屋顶已经发霉损坏。
改造中,设计师拆掉了原本抬高的卫生间,取消了门槛石,将厨房地砖通铺到卫生间,减少地面高低差带来的危险。并且采用了推拉门设计,扩大了门洞,方便后期轮椅的进出。
马桶旁安装了扶手,可在老人起身时提供支撑。浴室配了一个直接固定上墙的淋浴折叠椅,不用的时候收起来,不占用多余空间。
壁龛和浴室柜,都让卫生间的收纳有处可去,在视觉上做到了干净通透。
爷爷在新家的淋浴折叠椅上,开心地为大家做起了演示。
把采光最好的屋子
还给卧室
主卧特地选在了室内采光最好的空间,连接着阳台,阳光能直接洒在床上。采光得到保证的同时,通风也解决了。
改造过程中,因为老人说在卧室睡觉吹空调不舒服,于是将空调放置在了客餐厅,卧室的吊灯选择带风扇的照明灯。
薄纱窗帘通透又兼顾私密性,可以避免午睡时阳光直射,爷爷奶奶很喜欢这样的休息氛围。
为了不浪费窗外的景色,设计师将开启扇放在了窗户两侧,中间的那扇大玻璃刚好起到了框景的效果。
在阳台放上两把椅子,这里也是老两口坐着喝茶看景的好去处。
床头白绿的仿卫生墙面保留了过去老房的特色,床头灯选用原木色吊灯,单独开关方便老人起夜。
与此同时,也在卧室、客厅、卫生间等空间,安装了感应地灯,让老人晚上起夜也能看得清楚。
至于原先的主卧空间,因为采光有限,被改为了次卧使用。
在靠窗的位置做了榻榻米床,其他两侧做了储物柜。
次卧旁边还挤出了个储物间,用来存放老两口的老物件,同时也能满足日常收纳的需求。
而露台花园的设计,因为物业的限制,原本的长凳休息区未能落实。但这也意外让这个家保留了部分老房子的样貌,即便老旧,也颇有一片生机。
老两口为什么会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五十年?
设计师夏工说,并非是儿女不够孝顺,而是儿女都身患疾病,大家都在努力地生活,的确是经济上不允许。若不是女儿报名了公益改造,爷爷奶奶或许还会一直在这样的环境里继续生活下去。
在施工过程中,爷爷奶奶经常过来,给施工人员带水果,和他们聊家常,表达对新家的盼望。
夏工还记得,爷爷奶奶第一次来落地新家时的样子,老两口摸摸椅子,摸摸桌子,似乎很难把眼前崭新的家和之前破败的老房联系在一起。
直到有邻居路过,进来说:真好看呀!
爷爷这时才回过神来,特别骄傲地回答「当然了,这是我们的新家!」
为住上新居的爷爷奶奶点个 赞同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