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招商分类

推荐文章

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

原创 从被抛弃的“贡品”到丝绸之路的主角:元明清时期的茶文化概略

2023-09-17 09:31:40 00

原标题:从被抛弃的“贡品”到丝绸之路的主角:元明清时期的茶文化概略“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一边品茗,一边指点江山,然而在连接中国与西域诸国的“丝绸之路”上,茶却一度销声匿迹,直到元明清三朝,才再度火爆起来。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为何“失宠”多年的茶,突然之间就成为了

原标题:从被抛弃的“贡品”到丝绸之路的主角:元明清时期的茶文化概略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一边品茗,一边指点江山,然而在连接中国与西域诸国的“丝绸之路”上,茶却一度销声匿迹,直到元明清三朝,才再度火爆起来。

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为何“失宠”多年的茶,突然之间就成为了“丝绸之路”的宠儿呢?

要想搞清楚这些,我们必须从中国古代“朝贡体系”的建立开始说起。

特殊的贸易:以朝贡为名

1、朝贡体系的确立与演变

中国的朝贡体系早在商朝就已经确立,周王朝取代商朝后,又在前朝的基础上,对朝贡制度做了进一步的设计。

这些制度被写入《周礼》之中。

《周礼》的作者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死后他曾出任摄政,实际主持周朝的政治,因此,《周礼》在周朝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这本书里,周公根据天下诸侯距离首都(王畿)的远近,规定了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这些关系被分为九个等级(即所谓“九服”)根据这九个等级,诸侯需要承担对周天子的朝贡义务。

这便是中国最早的朝贡体系雏形,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朝贡体系还很不完善,范围只是周天子册封的一些诸侯国,其政治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概括起来,周朝实行这一方针,至少有两个目的,首先是确认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既然诸侯国从周天子之处获得了册封,享有管理所在地区百姓的权利,就应该承担保卫周王室的任务。

其次是以周天子为核心,建立整个社会的统治秩序。

西周时期,我国社会还处于奴隶制阶段,上层的统治秩序还没有后来的朝代那样泾渭分明,各个诸侯国与周天子之间,虽然有着上下级的关系,然而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一种“诸侯提供财力与物力,天子负责保境安民”的契约制度。

这一点,与周朝之后的汉、唐等朝代通过“朝贡体系”所要实现的政治目的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汉、唐两个盛极一时的朝代,想要通过“朝贡体系”达到什么目的呢?

如果说,周王朝追求建立的是一种“天下共主”的地位,它之后的封建王朝,目光则更为深远。

中国古人认为,“中国”居于天地的中心地带,中国的统治者皇帝,作为上天的儿子(天子)享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从理论上来说,他理所应当拥有所有土地与民众的支配权,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在实际层面上,这又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世界那么大,中国的皇帝怎么能管天底下所有的事情呢?

至少,在汉朝时期,一度强大的匈奴便不肯听从汉朝皇帝的命令。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秦汉时期中国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动,对于那个时期的统治者而言,其主要对手已经不在中原王朝内部的反对势力,而是一些草原部落。

匈奴便是这样一个部落。

根据史书的记载,他们逐水草而居,平时很难发现他们的踪迹,然而,由于其所处的地域缺乏中原王朝所产的丝绸等物品,当地还过着十分原始的生活。

匈奴人想了一个办法:从汉人的手里将物品抢过来。

自从汉高祖创立西汉王朝以来,汉匈之间便频频爆发战争,匈奴以其彪悍的骑兵,频繁袭扰大汉百姓,而反观汉朝方面,在汉武帝即位之前,一度采取和亲政策,以期消弭战祸。

除了和亲,汉王朝拉拢匈奴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通过边境互市等手段,向匈奴输送丝绸。

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一度“好汉缯絮食物”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匈奴上层社会,汉朝的衣服与食物是一种特别的风尚。

然而,这种情况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

这个人名叫中行说,他对匈奴单于说了这么一句话:“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强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于汉矣”。

中行说的意思是说,匈奴的人数只相当于汉朝的一个郡,它之所以能比汉朝更加强大,靠的是与汉朝完全不同的衣食习惯,如果事事学习汉朝,那么他们只需要拿出十分之二的物资,便能让匈奴溃不成军。

其后,在中行说的建议下,匈奴开始抛弃汉物,然而,这却不能改变历史天平向汉朝倾斜的趋势。

汉武帝即位之后,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汉武帝将目光投向了西域。

西域诸国处在汉匈两大强国之间,政治立场摇摆不定,因此,张骞出使西域的首要目的,便是《史记》明文记载的“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

既然要结交朋友,总要付出一些代价,这一时期汉朝在西域诸国疯狂“撒钱”通过朝贡、贸易等方式,争取到了龟兹、车师等国家。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朝贡体系”比起周朝有了很大的不同,汉武帝需要的是能够共同对匈作战的“盟友”而西域诸国则需要物质上的利益,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然而,在汉朝之后,朝贡制度却逐渐变了样。

2、要“面子”还是要“里子”皇帝的两难抉择

当中国历史的轨迹来到唐朝,“朝贡体系”却让唐代的统治者们头疼不已,一方面,他们仍然想要维持“天朝大国”的体面,另一方面,唐朝的统治者越来越感觉到,这些小国实在是欲壑难填:他们不远万里来朝贡,为的便是从中国皇帝手中,获得为数众多的“回赐”。

这也很好理解,人家不远万里来到京城朝觐,作为天下主宰的皇帝,怎么也要“意思一下”,这番人情世故,用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上,却出了问题。

为何看似公平的“朝贡贸易”在具体的执行层面却出了问题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中国地大物博,而前来朝贡的国家大多地处偏远,他们能献给中国皇帝的物资非常有限,唐玄宗统治期间,甚至发生了皇帝当着使者焚烧贡品的事。

唐朝政府采取种种手段,限制朝贡贸易的人数与规模,这虽然避免了财政损失,却又丢了“天朝”的面子,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唐朝之后的统治者,将目光投向了茶叶。

有需求就有市场,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1、“茶”的学问

我国是茶的起源地,这一点众所周知。

中国人会品茶,甚至还专门对“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唐朝时,有个叫陆羽的人,他写了一部《茶经》因而被人称作“茶圣”;宋朝时,上流社会流行一种叫做“斗茶”的娱乐形式,志趣相投的文人聚在一起,讨论对茶的看法,通过煮茶的技艺一较高低;元朝时,在某些地域甚至出现了专门制作茶叶的水磨坊,在相当程度上代替了人工,使得中国的制茶工艺向前发展了一大步。

葛尔丹明朝时,茶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蒙元残余势力退居草原,对中原虎视眈眈,明朝北部边疆一直处于不安定的状态,这促使明朝皇帝在制定政策时,对能够进行贸易的物资进行了严格地限制。

《明史》记载,中原王朝周边这些部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嗜茶如命”,以至于到了“不得茶则以病”的地步,明王朝的统治者眼见于此,便利用自己手里的茶叶作为特殊的武器,如果哪个部落与明朝交好,朝廷就开放贸易,赏赐给他们一些茶叶,反之,若是那个部落与明朝交恶,断绝贸易也就成为了朝廷制衡这些部落的一个手段。

正因如此,终明之世,朝廷对“茶”看得很紧,官道之上,鲜少有人贩茶。

2、当之无愧的主角

明清易代之后,局势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明朝的统治者为“边患”头疼不已,而清朝皇帝却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作为满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清朝皇帝长期奉行“满蒙联姻”政策,与蒙古诸部的首领达成了一种联盟关系。

在康熙平定葛尔丹叛乱之后,这种联盟日趋巩固,这使得清朝得以实行比明朝更为宽泛的茶政。

总结起来,茶之所以能成为丝绸之路上当之无愧的主角,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作为传统的产茶大国,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茶叶,因而在“朝贡贸易”中,中国的皇帝更愿意用茶来作为“回赐”的礼品。

其次,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由于局势的变化,让一些商人从贩卖茶叶中看到了商机,这也是茶叶成为主要商品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茶叶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青睐,也与边境的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中国的产茶地主要在内陆地区,边远地方如果想要喝上一口茶,实在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因此,茶在西域受到追捧,也就不足为怪。

参考资料

1、《周礼》、《明史》

2、《史记》、《中国人的茶文化》

3、《唐会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联系电话:400-888-9999 联系传真:400-888-9999 E-mail:xxxx@admin.com
(c)2008-2020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