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单选题
1.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中共八大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标是( )
A.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主义
B.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智能
C.着手系统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D.建成既集中又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指哪个方面?( )
A.民主建设
B.经济发展
C.科学文化
D.知识分子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不包括:( )
A.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经验、理论准备与物质基础
C.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D.为改革开放打下基础
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内容是:( )
A.武装割据
B.红色政权建立
C.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改革开放
5.习近平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为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准备,同时要求需从三个方便把握,除了如下哪一项外:( )
A.积累正反经验与坚定不移地把握改革开放存在密切关系
B.决不能割裂前后两阶段的关系
C.不能运用后者否定前者,也不能用改革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后的历史
D.前后虽然是继承关系,但是前后差距太大
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
A.改革开放
B.解放发展生产力
C.实现共产主义
D.人民当家作主
7.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 )。
A.“第一次结合”
B.“第二次结合”
C.“第三次结合”
D.“第四次结合”
8.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理解不够深入,不包括:( )
A.对中国国情缺乏深刻认识
B.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
D.没有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
9.苏共二十大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探提供的问题是:( )
A.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问题
C.如何建党的问题
D.如何执政的问题
10.国家建立或者稳定运行后,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矛盾多为:( )
A.国际矛盾
B.对抗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主要矛盾
11.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民主方法不包括:( )
A.讨论
B.批评
C.说服教育
D.妥协
1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关于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的问题
C.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13.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了重要的战略:( )
A.社会主义主义改造
B.三步走战略
C.两步走战略
D.两个一百年战略
14.党的八大的历史贡献不包括:( )
A.正确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面,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D.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15.( )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观点。
A.周恩来
B.毛泽东
C.邓小平
D.陈云
16.改变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的会议:( )
A.八大一次会议
B.八大二次会议
C.八大三次会议
D.八大四次会议
17.阶级斗争扩大化运动所造成的损害证明:( )
A.矛盾是虚构的
B.矛盾准确判断影响并决定着社会建设的任务
C.阶级斗争需要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D.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一以贯之的
18.急躁冒进的社会主义建设教训告诉我们:( )
A.社会主义建设可忽略物质基础
B.可以忽略各项经济计划、政策与措施的科学论证
C.可以忽略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
19.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一党专政
C.民主集中制
D.政治协商制
20.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优势:( )
A.政治上对资本主义的全盘否定
B.摒弃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的一切成果
C.大胆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并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文明
D.切断与资本主义的一切联系
2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正反两反面经验反思促成了当今最重大的政治决策:( )
A.阶级斗争扩大化
B.改革开放
C.左倾关门主义
D.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22.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 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 )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23.“十大关系”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前五条主要讨论( ),着眼于从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A.经济问题
B.国防问题
C.文化问题
D.政治问题
24.《论十大关系》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里涉及的实际上是( )
A.开辟一条和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
B.参照苏联经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经验
D.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25.《论十大关系》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 )。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A.涉及经济体制改革
B.涉及政治体制改革
C.涉及文化体制改革
D.涉及军事体制改革
26.1963年,周恩来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 )
A.科学技术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工业现代化
2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28.毛泽东于( )年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A.1954
B.1955
C.1956
D.1957
29.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之间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不同路线之间的矛盾
30.( )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二、多选题
1.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是( )。
A.中学为体
B.西学为用
C.百花齐放
D.百家争鸣
E.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可划分为( )。
A.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B.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时期的重要理论成果有( )
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D.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E.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4.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经历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 )。
A.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C.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E.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E.阶级矛盾
三、判断题
1.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30年的经验教训有很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
2.新中国建立以来的30年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 )
3.从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去世,毛泽东多次犯错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说明毛泽东不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
4.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应是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 )
5.《论十大关系》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四、论述题
1.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五、材料分析题
1.下面一组选自《论十大关系》中的材料:
【材料一】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
【材料二】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转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反革命是什么因素?是消极因素,破坏因素。是积极因素的反动力量?革命可不可以转变?当然,有些死心塌地的反革命不会转变。但是,在我们的条件下,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将来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
【材料三】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艺术的一切真正好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地批判地学,不能一切照搬,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能学。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 结合上述材料,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分别指什么?二者关系怎样?我们的态度应怎样?
(3)结合【材料三】,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学习外国经验的方法。
▊飞说特选(戳下方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