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不得不说,现在市面上流传着许多经济学趣味读本,有用漫画形式讲原理的的,有用故事形式给实际建议的,更多的是打着“以经济学思维指导生活”的旗号,抽出个别一些经济学理论自由发挥的。所谓开具一张图,情节全靠编。这种书拿来当作消遣就是了,看了几本所谓的经济学入门书籍就觉得自己知道经济学是怎么回事了,实在是令人贻笑大方。我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件事,讲一个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被某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摘录,请同学们说明为什么作者的观点是“真诚的无知和认真的愚蠢”,考后,有许多同学跑去人家公众号那里去对答案,惊奇的发现在我们眼里觉得是搞笑式的错误,在许多没有基本经济学素养的人眼里是那么的合情合理、“逻辑严密”。更可笑的是一些民间经济学家用着奇幻的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断章取义的经济学名词大发厥词。事实上,当一个人对于同一范畴的定义却与你不同时所谓的讨论是没法进行的,而弄懂经济学基本范畴(可以理解为名词解释)是阅读经济学书籍、论文最基本的要求。寄希望于从百科中、趣味读本中获得对经济学范畴的正确理解,实在是难以实现。
那么,我在这里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经济学概貌,不要学了一点西方经济学就看不上政治经济学,甚至说出“现在还有人相信劳动价值论?“这样的蠢话;甚至用西方古典经济学理论去证伪马政经,真是可笑之极。大家看过这篇文章,至少了解些经济学这栋大厦,日后至少知道经济学这栋大厦里都是有什么,能判断出那些东西是大厦里的,那些东西是胡扯;哪些是真创新,哪些是老调新弹。更重要的是真正了解到经济学文献中的一个个经济学范畴指的究竟是什么!
二. 学科体系
既然要说庞大的经济学学科内容,我们不妨去除细枝末叶,给出一个简洁的经济学学科树:
其实对于一般的graduate,能掌握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再加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就可以算成一个经济学“专业”人士了。一般的入门则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三门课也能涉及“专业”人士的绝大多数领域,但少了一些应用型的课程可能学起来略感枯燥,而且觉得无法融会贯通或解决实例,这都是常见的事项。但是掌握了这三门学科的东西,你再进行其他任何经济学课本的学习,都保证你不再会感到有高高的门槛,至少你知道应该补习什么,至少你已经拥有了经济学的初步框架。
三. 领略经济学
若是要获得真正的经济学知识,则一定要去自己啃教材、啃原著,但既然本文是给出经济学概貌,那不妨我在这里带着大家由着我给出的经济学树一起初探经济学。
1.早期阶段
其实自人类诞生之时,涉及到需要调配部落中的资源、进行劳动产品的分配、甚至在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后有了交换的行为,由此就诞生了许多原始的经济学思想,这些思想其实可以算作是广义的经济学,他没有一个具体的范围,因人而异,你想觉得它可以被分类为早期的经济学思想,你就可以这么认为,并从中获取些灵感。但这不是我们今天人们讨论的经济学(狭义经济学)。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逐渐诞生一些比较有体系的经济学思想,但这些还是算不上我们将的狭义经济学(事实上,一般认为亚当斯密《国富论》以后的经济学研究才是狭义经济学)。在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重商主义。他们认为财富就是货币,国家富强就是拿到尽可能多的货币(不能仅是本国承认的货币,如今天的纸币,必须得是全世界都承认的货币,如金银、再加上今天的美元),那么如何获得可以被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接受的货币:金银呢?答案就是贸易,而且必须是国际间的、有贸易顺差的贸易。
但这种观点随着一些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货币后发生了恶劣的通货膨胀而宣告破产。一个非常朴素的思想是:一国的富裕程度取决于每个人可以消费商品的数量,而不取决于名义上的货币拥有量。事实上,货币只是一种标价,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货币总量的生长速度是一样的,名义上的货币量对实际的各种因素(比如一国的生产力水平<比如同样的一个人一天内可以生产出来的衬衫数量,这与劳动力熟练度、社会化分工、科技水平等因素有关>)无作用,这就是后来的货币中性论与古典二分法的。重商主义的理论显然经不住实践的检验,自然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之后我们还会看到,在重商主义基础上的一个跃进:古典二分法,在今天来看也是不完全正确的,但他之所以没有被完全淘汰,是因为在一个更加长的时间尺度中,是正确的;在短期中就有更新的宏观经济理论描述它(有点类似于在大空间尺度下牛顿力学可以很好的描述世界,但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下,就需要更新的理论)
所以经济学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有人提出新的观点(比如在重商主义时期提出货币中性论)、不断有一些人的观点被改进和发展(比如一直发展到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甚至有一些被完全推翻(如重商主义)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如你可以提出一个可以更加准确描述显示的模型、一个更加包罗万象、涵盖面广的模型,那么你就可以引领这个时代的经济学科的进步。
当然在早期阶段还有重农主义和其他的一些思想,绝大多数思想都被证实不是很好的描述现实,所以大家学习经济学时可以不理睬这个阶段的学说,可以仅供娱乐消遣。但其中肯定也是有相对于那个时代有先进性的观点、也有一些思想的闪光点,但不去了解对经济学研究本身来说没什么影响。
2.古典经济学的诞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济学(狭义经济学)是以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为起始的,若说亚当斯密对于广义经济学的地位大概可以类比到牛顿之于物理学的地位,都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那么亚当斯密的理论和前人有什么不同呢?他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无他,只是他的这套理论体系中的大部分内容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前人的理论体系绝大多数没经过实践的考验,只有零散的碎片是正确的,而亚当斯密的体系是正确的,可能有个别观点还待商榷。体系正确就意味着后人可以在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扩充、升级。以计算机的观点来看就是亚当斯密给出了一个操作系统环境;这意味着他界定了可以被广泛接受的范畴、给出了可以被一直利用的研究范式。几乎每个学科历史上都有一个这样的人,不是历史上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工作,只是只有他的工作经过了考验,是普遍正确的,这才是所谓的开创性的工作。
那么我们就要来谈谈这个代表着今天所说的经济学诞生的理论体系究竟是什么样子了。
古典经济学的“古典”是强调这个理论流行的时期,及早期的经济学。理论核心是劳动价值论。不同古典经济学家在不同程度上讨论了剩余价值的不同形式,比如利润、利息、地租等问题。我们说马克思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是因为他给出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已经很综合了,很完备了,所以我们在这里只需要介绍一些马克思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就涵盖了很大一部分的古典理论,也正是马克思创造了剩余价值学说。
许多人疑惑,为什么许多古典经济学时期的书都叫“政治经济学”呢?是因为经济学诞生之初,作者们就希望他的作品对本国的经济、人民的生活有一些帮助,希望可以采取一些根据他的理论而推导出来的政策,即往往与一国的经济政策甚至许多其他的政策相关,所以叫政治经济学,这只是一个习惯的叫法,大家不必深究,仅是约定俗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