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为提高全社会对太行古堡申遗工作的认识,形成人人参与申遗的浓厚氛围,让更多人认识太行古堡、了解太行古堡,提升太行古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太行古堡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呐喊助威。晋城市委新闻中心、山西画报晋城记者站联合晋城市太行古堡研究院推出太行古堡专题系列报道,深度挖掘古堡背后的文化内涵,全方位介绍太行古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将太行古堡作为晋城“代言人”展现在世人面前。(山西画报·太行头条)
碗子城的概叹与期待
绵延于太行山南麓崇山峻岭中的碗子城,是太行陉中"羊肠坂道"上的一处关隘。修建于唐代初期,是历代镇守天井关的驻兵之地,是“北达京师、南通河洛”的重要的军事关隘。因其所在的古道蜿蜒在崇山峻岭间,其形状似羊肠而有了另一个名字即"羊肠坂道"。2000多年来,雄扼据于此的“碗子城”为“一夫把关,万夫莫开”的豫晋门户,至今雄姿犹在。
碗子城位于山西省泽州县晋庙铺镇碗城村地界的孟良山腰,依山傍谷,城中央有一条南北向的石砌山道,是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重要军事关隘。2004年碗子城作为晋庙铺镇天井关遗址的一部分,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电影《1942》曾在此取景拍摄,碗子城籍此声名大振。又鲜活地走进人们的视野。
碗子城,据传为唐代大将郭子仪率队用青石垒成。名字则来缘于这座古堡似的建筑,“状如碗然,故云碗子城”。《泽州府志关隘古迹》称:“府南九十里太行绝顶,群山回匝,道路险仄,中建小城若铁瓮。”这座依山崖而建的小城,受地理条件所限,东西长约50米,南北阔约25米,城墙高5—7米,宽4米,总面积不过1亩。碗子城南、北的门楣上方有“北达京师”、“南通伊洛”石刻。出碗子城南约二十米,可见山崖上刻有“古羊肠坂”四个大字,相传为清代“两代帝师”翁同龢亲书。
提到碗子城,就不能不提及太行八陉上和“羊肠坂道”。太行八陉,是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通道,这条古道蜿蜒在崇山峻岭间,因形似羊肠而有了独特的名字——“羊肠坂道”,顺这条山道南下数里,便可到达河南省沁阳市常平村。
战国时,秦昭襄王尽征三秦大地十五岁以上男子从军,并亲自率部到此。之后,秦国大将白起率军北上与赵军对垒,发动了血骨累累的长平之战。
三国时(公元206年),曹操率兵亲征高干,途经这里的羊肠坂道,留下著名的《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催”。
唐代的诗仙李白(公元701年-762年)路过这里,也曾发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概叹(《行路难》)。
中唐名将郭子仪(公元697-781年)率部镇守太行山时,劈山叩石在此建城,扼泽(泽州府)、怀(怀庆府)之要冲。此后,碗子城也理所当然成为重要的军事关隘和兵家必争之地。
大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称帝(即宋太祖),建立北宋,后周亡。当时,后周大将李筠占据泽州城,他决心联合北汉睿宗伐宋报周。北汉睿宗率兵支援,并封李筠为西平王。李筠留儿子李守节守卫上党(今长治市),自己率兵南征。不料赵匡胤抢先一步,遣大将石守信和慕荣延钊两路出兵夹击李筠,慕荣延钊北出长平(今高平市),首战打败李筠的军队,斩获三千人。尔后,赵匡胤御驾亲征,北上太行山时,见山路崎岖难行,便亲自下马,背负石头筑路,群臣六军尽皆照做,仅用了一天功夫,便“平石为道”。路通后,赵匡胤率部过了碗子城、天井关,与石守信部会师后,在泽州城南的茶元一带打败了李筠和北汉联军的三万主力部队,李筠被迫退守泽州城。为了攻克泽州城池,继续北上,赵匡胤亲自督战,三军士气大增,很快便攻下了孤城泽州,城破之日,绝望的李筠跳进火里自焚而死。之后,碗子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宋、辽、金相互争夺的军事要塞,至今仍有焦赞城、孟良寨遗址,其西南侧的一座山峰,被称作孟良山。
元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曹濮、王士诚等上太行,攻陷晋宁路,元将察汗帖木儿败之,分兵屯泽州,塞碗子城,破其关。
明朝初年,大将徐达曾率王世贞、冯胜、傅云胜等,从河南武陟取怀庆,逾太行,先克碗子城,后取泽州,再取潞州。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宁山卫指挥胡刚带人凿石开山,平为道路,“车骑差得通”。
清朝时,山西人南销的铁货和从福建运往恰克图的茶叶,也是从这里经过的。碗子城,见证了多少商旅骖鸾与群雄逐鹿、烽烟四起?
1939年,国民党第40军115旅,在太行关碗子城一带与日军遭遇,在此阻击日军47天,消灭日寇2000多人。日军久攻不下,最后竟然施放毒气弹,致使3000多名抗日将士全部阵亡。
往事并不如烟。而今,历经沧桑的碗子城仍静静地伫立在羊肠坂道上。小城的周围,残存有二百余米长的古城墙和孟良寨等七处城堡。对面山顶有日寇侵华时建的炮楼遗迹,山腰上有“文革”时修建的防空洞。站在碗子城上往下看,从山顶到山底有不同时期的四条公路,依次是:孔道(孔子周游列国前往晋国时走过的古道)、羊肠坂(也称曹道或赵道,曹操北上时重修,赵匡胤御驾亲征时再修)、军道(由阎锡山修建于民国时期)、207国道(新中国成立后修筑的通往河南的二级公路)。而在距碗子城西南不到一公里的山壁上,有三处元代铭记和一处石龛,石龛内刻有一佛二菩萨。碗子城对面的山脚下,不知何时留有十八兑臼,溪水盈盈,青苔蔓蔓。莫非当年的士兵、商人就在这里踏锥、舂谷、接水、事炊?
落花无意,流水无情。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石寨、古堡、险隘、雄关等已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航天、信息网络、智能住宅、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分分秒秒地改变着地球村。碗子城虽然已不再有昔日的繁忙,但它与羊肠坂古道、孟良寨、天井关、孔子庙等遗址,仍具有军事、商贸、交通等史料研究价值。
当年的“太行雄关”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断壁残垣略显荒凉,但雄奇的自然景观,历代战争的风云际会和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积淀丰厚的底蕴,更吸引着人们寻古探秘。
如何用当代的价值观唤醒传统的历史文化魅力,让碗子城走向世界?
来源:山西画报晋城号
编辑:董雅连 闫花花
来源:新华号 山西画报晋城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