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N在
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一种习惯,几乎每天都带着各种必备物品,有人把这些称为EDC,例如,在上班的时候,我的必备包里总是装着:
但如果要真的出个外勤,往往就得携带更多的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广告然而,最近几年,生活节奏似乎变得越来越快,几乎整天都在抓着手机满世界跑的样子,我的随身装备大多数时间都闲置在家里,渐渐生了些尘土。
然而,最近,当我女朋友家开始进行翻新工程,墙壁需要刮腻子和刷灰漆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检查墙壁的平整度。我记得自己曾经有一支手电筒,拿着它照墙壁绝对会感到得心应手。
于是,我回到家,翻出了自己多年前的手电筒。然而,令我无奈的是,手电筒里的电池已经被我忘记取出,静静躺在抽屉里已经有好几年了。电池漏液,手电筒早已不能使用,买新的吧!
原来的手电是奈特科尔的D11 SP版,依靠一节AA电池就可以点亮,本身的优势在于尾部有一个氚管,这样插在包里面即便是在很黑暗的环境中也可以迅速的定位取出。其实翻车也翻车到这里了,常年的使用习惯导致根本没有检查手电电池的意识。最终导致了漏液的问题。
不过,从设计上来说奈特科尔还可以算得上是国内品牌中相当独树一帜的,这只小手电无论从质感、重量再到操作逻辑上都相当出色。也因此,在复购的时候还是选择这个牌子的产品。
这时候是不是有问题很多的小可爱就得说了“买个手电而已,能亮起来就好了嘛……”
是的,买个手电筒的确可以解决“亮起来”的问题,但如果只想照个亮现在大家完全可以使用手机背面的闪光灯来照明,目前几乎没有任何一家手机是不带有手电筒模式的。
但如果真的想收一个“玩意”,那么里面的“讲究”就太多了。
以手电筒为例:
首先是亮度和照射距离。无论是灯珠也好还是LED也罢,手电筒的第一个重要指标是亮度。
一般手电筒标注的流明数是指手电筒内部的发光光源的亮度指标,这个指标是越大越好。市面上会有很多标注1000流明、5000流明、甚至2万流明的手电筒,但要知道流明是手电筒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
广告原因就是手电筒并不是一个火炬向四面八方照明,而是需要通过反射镜和透镜组将光线投射到一个狭小角度范围内。
实际上手电筒的照射距离才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参数。而照射距离基本上无从考证,原因也在于不同的光学结构导致灯珠的光线利用率不同。因此在选择手电的时候不仅仅要看流明数,还得特别注意手电筒的另一个照明单位——坎德拉。只不过现在很多的手电筒生产厂商在标注参数的时候并不标识坎德拉这个单位。这就导致大家虽然可以购买到一个高流明数值的“火把”,但很难购买到一个合理合适照射距离可用的手电筒。
例如你如果想得到一个照射距离30米有合理的工作视角的手电,在夜间或晚间使用并不十分刺眼,这就可以基本确定一个手电的选择范围了——流明数大于180、坎德拉数值在750以上。其实在这里还有一个叫做勒克司(Lux)的参数,只不过这个参数并不是你的手电可以达到的参数,而是在不同照射距离上投影截面上的数值,不同的工作场景需求不同的Lux数,对于手电的购买来说参考意义并不是很大,咱们就不展开来说了。
这时候就有人说所谓的“战术手电”了。
理论上很多“战术手电”被设计成具有高亮度、远射程、耐用、方便单手操作的特征。但是说实话“战术”这个词已经被用烂了。已经成为很多商家把自己平平无奇的装备标高价的一种营销手段。说实话——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战术手电”实际上毫无用处,举个例子,例如OLIGHT Odin,
这是一款专用的战术手电,普通人使用起来除了发光照明功能可用之外,手电的一大卖点红外照明功能是需要配合红外线夜视仪使用的。而遥控开关皮卡汀尼导轨式配也得需要你有相应的支撑物,例如——一把带有皮卡汀尼导轨的M4卡宾枪。
虽然这款手电带有一个攻击头,但大多数人只会认为是电筒头部漂亮的滚花而已,真正去用它打击对手,100个人里面有99个半都根本不知道正确的打法。
而且……这种手电拿在手里,你也会觉得手电侧面的滑轨mount特别的硌手(军用的时候没这个感觉是因为大部分时候大家都带着战术手套)。
所以说,在购买手电的时候真的别过于奢求什么战术功能,真的战术功能大家用不上,假的战术功能其实也就是忽悠你交智商税。
说这次的购买:
选的是奈特科尔的EDC27。
算是手电圈里2023年的一个爆款产品。本身一改传统手电筒给人带来的刻板印象,采用超薄设计,在这点上来说还是蛮跟得上时代的发展的,毕竟现在小灯头+锂电池供电已经超脱了原来手电筒采用圆柱状电池的局限。是可以做出圆柱体之外的外形的。
半英寸的厚度基本在任何包内携带都相对比较方便,也不会出现圆形的手电筒在很拥挤的包裹内挤压其他物品的问题。
手电的前部是两个流明纳斯(Luminus)SST40的LED发光体。说到LED发光体的问题,实际上手电圈子里有很多很魔障的说法还是很误导人的。光体并没有性能优越性或者品牌特性的太大区别所谓的SST40实际上也就只是一家灯厂的封装规格,千万别信一些手电佬对手电的光体的吹嘘。所谓的SST40实际上是:
S: Surface Mount(表面贴装)
S: Dome Lensed(圆柱形透镜)
T: Single Emitter(单发光体)40是指4.0平方毫米的发光单元面积。
很多人神话这枚发光体硬造出很多奇怪的解释就相当不可取了。但无论如何,这只EDC27所使用的LED光体单元在业界也是相当不错的电流调光单元。当然了和前面说的一个概念要前后一致——光体只是一部分,透镜才是更关键的设计指标:
在发出灯光后光斑均匀,不存在肉眼可见的色差和色散,已经让人可以忽略掉这是一个双光体手电的表现。
同时再说一个相对优良的设计点,这个手电是带信息显示屏的。在不同的照度等级下,手电内部的处理器可以根据电池的电压实时的计算手电的剩余工作时间。这是一个相当有用的设计,尤其是在不能保证充电的环境下,可以具体的知道手电还可以亮多久在关键时间段内可以更有效的计划行动的时间分配,可以在不同的亮度等级内有效的做出取舍。
基本上优点就这些,剩下就是一些提升点了。说实话,这些东西对于普通用户的意义就不是特别的大了。
首先,手电本体采用了不锈钢镀钛的工艺,本身不锈钢的耐用程度可以甩出传统手电用的铝合金几条街。但是不锈钢被用在使用环境上相对粗糙的场景中往往又会因为表面过于光亮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大量划痕,而镀钛也是为了增加手电筒本身的质感和划痕的兼容度。基本上钛镀层在耐划耐磨上的性能更好,在经过了发黑处理后,一般的污垢和划痕即便出现也不会太过于影响外观。
其次是散热处理:
在高功率手电筒上热量的管理往往是重头戏,这款手电在背夹下部分设置了一个纯铜材质的散热片,由于有背夹的隔离在握持的时候并不会直接碰触导致烫伤,这个散热片还就真的可以将电路上产生的大量热量散发掉。不过拜SST40本身的大功率所致,灯头的部分在长时间高功率工作后依旧会有烫人的风险。
因此,灯头部分的HOT防烫依然需要警示。当然了——普通用户基本上很少会用到1000流明档位的高亮度,LV.3的200流明中亮档位就已经完全满足大多数人的日常所需了。在这种工作状态下散热片和灯头本身的散热都是压得住的。
再有就是防护性功能:
其中之一是指“光感避障”功能,在手电打开的时候如果很近的距离上有物体,手电会迅速的降低光照为LV.2档也就是65流明的档位,用更低的照度工作。这是因为在很多人使用手电的时候会在包和口袋内误触,轻则会导致到该使用手电的时候电量耗尽。重则会因为手电在高功率工作条件下又在封闭空间内会迅速积累热量导致损坏或火灾。
第二个防护功能则是双端触发。手电在平时会进入锁定状态。在按动开关按钮的时候屏幕上仅仅会显示锁定图标。需要短按紧接着长按手电才会开启。这就能有效的防止在包内被其他物品所触动错误开启。真正的战术装备上并不会出现这种设计,要的是即开即亮,而这个特征很符合EDC的特性,可以有效的在携带期间避免错误开启所带来的隐患。
最后就是攻击功能了,没错手电是有攻击能力的,这个功能一般人一辈子实际上也不会用到。
在手电筒的尾部有一个和尾部齐平的MODE按钮,在半锁定状态会直接开启手电turbo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手电会以3000流明的亮度进行工作。在这个照度下,这只手电可以发出12000坎德拉的发光强度。
要知道,一枚M84闪光弹的发光强度差不多是60万到80万坎德拉,似乎是这只手电的50多倍。但还要知道的是发光强度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当年iN的教官在教授手电怎么攻击人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按下强光开关、举起手手电、向对方的脸上猛砸(知道战术手电的攻击头是干嘛的了吧?)。
在这个过程中,光源距离敌人眼睛的距离不会超过30厘米,它带来的伤害实际上要比闪光弹要大得多,所以一般人也真的是用不到这个功能,同时大家也别作死,近距离看这种强光,有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所以说,在EDC范畴这个功能实际上并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只不过很多强光手电都会带这个功能罢了。只不过是EDC27开启这个功能更方便和突然。
最后吐个槽吧,奈特科尔应该好好的补补英文了,问题还在强光按钮上,轻按3000流明、重按强光爆闪,但是用“MODE”这个词汇在按钮上标记就显得不那么专业了,这个词是“模式”的意思,改成“T/S”也就是“Turbo/Strobe”会更贴切一些。
阅读更多户外照明精彩内容,可前往什么值得买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