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争做发展“干将”、改革“闯将”、攻坚“猛将”,这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对广大党员干部发出的“动员令”。
去年以来,黔西南州紧扣乡村振兴主题,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分类推进、精准施治,在坚定“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的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正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奉献智慧和力量。
10月1日起,我们聚焦黔西南州7个省级、32个州级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选取104名村支书、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104员干将》,一起去看他们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经验成效。
本期请看——熊廷波:从“幕后人” 到“剧中人”的转变
兴仁市巴铃镇大普村驻村干部 熊廷波
6年新闻宣传工作,熊廷波走访了100多个村居,报道了很多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基层一线服务群众的故事,用镜头见证了贫困山村的发展蝶变,如今他如愿地成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2021年,乡村振兴驻村干部轮换,熊廷波毫不犹豫向组织提出申请,这一次他终于如愿,有幸成为兴仁市巴铃镇大普村的“村里人”。从兴仁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变为了兴仁市巴铃镇大普村一名驻村干部。
用心带头干,不让群众把你当“外人”
7月,持续的低温多雨天气终于放晴,走进大普村八路口组,改造后的房屋错落有致,优化后的厨房、厕所、圈舍等功能齐全,改善后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
“彭老伯,吃饭了没有?”
“熊记者快进来坐,来我家吃晚饭。”村民彭显伦正在新改造的厨房忙着张罗晚饭。
大普村宜居农房改造项目涉及农户50余户,需要农户出工出劳参与建设。
老彭家地处八路口组中心位置,又是瓦房,从他家开始改造,定会起到一定带动作用。于是,熊廷波同村干部多次前往老彭家共商改造事宜,老彭一听要投工投劳,还要自己出钱,就一口话:“ 我不改,一户有多少钱,你们给我,我自己搞。”一次、两次、三次……老彭还是不肯松口。
为了让老彭同意改造,熊廷波隔三岔五就往他家里跑,与他拉家常、聊生活、讲政策,帮助他清理房间杂物,制作改造效果图,通过反复沟通,老彭终于同意,还主动掏腰包,拿出5000多元参与改造。
春节过后,项目全面启动,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村里的干部、党员、农户纷纷参与到项目建设中,一起清理杂物、搬运物资,让原本不愿改造的农户们主动改造,顺利完成了项目建设。
用情帮助干, 要把群众当“亲人”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但受疫情影响,部分农户因外出务工受限,存在返贫风险。
“谢谢你了,熊记者,在你的帮助下,我们一家有了稳定的收入,不担心了。”大普村落关坝组的群众黄大新连声道谢!黄大新是大普村的脱贫户,2个孩子正在上中学,家里收入都是靠外出务工。
熊廷波在走访中得知,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夫妻二人未能外出务工,考虑到孩子上学问题,两人计划不出远门,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了解情况后,熊廷波四处打听,多次往返兴仁、巴铃等工业园区企业,最终在巴铃镇重工业园区骅骏铝业为其丈夫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一个月工资5000多元。
如今黄大新也在家发展起了种植养殖业,家庭收入稳定了,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用智带动干,做乡村振兴“引路人”
端午前夕,在大普村薏仁米生态粽粑特色食品加工坊车间里,10多名群众正忙于生产薏仁米粽子。原来的老支书陆少翠一边包粽子,一边笑着说:“熊记者,我们一天要包七八百个,有点怕卖不出去勒,你路子多,要想办法帮我们把粽子卖出去哈。”
这件事熊廷波放在了心上……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熊廷波将拍摄的薏仁棕图片和视频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宣传,积极邀请省、州、市媒体进行推广。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努力下,加工坊生产销售粽子2万多个,产品销售到广东、北京、浙江等地,销售额达10多万元,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万多元,帮助2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在下步工作中,薏仁棕将申请成立商标,打造大普品牌。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从新闻记者到驻村干部,角色变了,身份变了,但初心不变,新闻宣传工作要求我们锤炼扎实脚力,走进群众、走进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获取第一手信息,写出最有实效、有价值、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驻村帮扶更是这样,发挥自身优势,扑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接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段源兴整理
编辑宋洁
编审陈俎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