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是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粮食安全、种粮激励政策等都作了重要安排和部署,持续的、新增的各类补贴、农业扶持项目陆续落地见效,让种粮农民确确实实得到了一定实惠。但是,有的地方部分农民种粮积极性还是不高,仍然存在撂荒、应付式耕作、过度“非粮”农业等情况,种粮积极性尚有待提高。
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是党和国家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各级各地也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有些方面尚有待优化和提升。
一、以逐步上扬的粮食价格走势,增强种粮农民的信心。粮食价格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一个极其敏感、复杂的问题。粮食价格的高低,关系到物价指数的波动,也与国外粮食市场价格息息相关。粮食价格形成要考虑延续性、国际市场参考、综合物价权重等多方面因素。说当下粮食价格低,可相比国外大宗市场粮食价格,当下国内粮食价格又是高的。你说国内粮食价格高,可农民种粮确是赚不了什么钱,相比其它产业,收入显得很低。其实,靠粮食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是不可取的,会带来更多、更大、更复杂的社会问题,再说,一个种粮农民如果就种那几亩粮食,靠粮食涨价也增加不了种粮农民多少收入。种粮农民收入低的根本问题不是粮食价格,而是种粮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低;个人能种的面积少、产量少、收入低;平原地区机械化程度高、农民个人能种植管理面积宽,收入会比丘陵地区高得多。仅管如此,还是可以在不影响物价波动和国计民生的前提下,稳步适度提高粮食价格,以向上的价格走势,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提高种粮补贴的指向性,减少补贴的平均主义。多年来,国家在农村实施了种粮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后又调整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先后执行这些补贴中,相当一部分是以承包地为基准,也就是只要有承包地,种没种,都有一定的补助,并且,还以“一卡通”的形式直接到户;真正补助给种粮农民的补贴,占比还不多。农业补贴的平均化严重,对种粮补贴指向性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补贴种粮的意义和初衷。因此,应当大幅减少和调整平均化补贴,增大直接种粮补贴力度,以更加明确的补贴指向,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
三、加大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解决种粮农民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种粮基础设施条件差,农田需排时不能排,天旱需灌溉时不能灌溉,抵御干旱、洪涝的抗自然风险能力差;交能不便利,农业机械下不了田,机械化程度低。这些较差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都会导致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是种粮农民自身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影响种粮农民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增强种粮农民积极性,就应当强化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化农田建设力度,逐步将宜粮田都高标准化改造,提高粮田的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和地力培肥能力,大幅度减轻种粮劳动强度,提高种粮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四、落实以粮为中心的基层政策、营造更好的粮食生产环境。农业农村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相应的政策举措也较多,难免有的政策之间会有一定影响和矛盾,比如用地、空气质量、水污染等因素,当相关政策属轻属重的时候,需要树立中心意识,相关政策举措就应当围绕中心来开展工作。种粮地区的农村基层,就应当树立以粮为中心的意识,各项基层政策举措,就应当为促进粮食生产和发展,让步、开绿灯、创造条件。当种粮农民再不为秸秆不好处理、适养区猪粪难收集等问题发愁的时候,种粮农民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
五、优化实施农业项目推进机制,让农业项目更接地气。一度时期以来,为了项目程序化、规范化、公开公正化,一些非补贴农业项目采取招标管理、市场化运作,农民直接参与机会少,难免会出现农业项目的落地与农民愿望、农业生产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出现一定程度上为项目而推行项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实施,调整和优化农业项目推进机制,更多采取“以奖代补、建后补助”的建设方式,让农民能直接参与项目设计、建设、监督、验收、管理等全过程,让农业项目更接地气,从而提高农业项目的落地效果,更好地发挥农业项目在种粮生产中的作用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