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疫后文旅消费复苏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目前市场已呈现出逐步升温、全面回暖的积极态势。随着元旦、春节等传统节假日即将到来,文旅市场有望实现加快复苏的进程,这要求全体从业人员及时抓住今冬明春这个着力点和突破契机,先人一步,全身心投入消费复苏的大潮洪流之中,营造出文旅行业活力绽放的热烈氛围。
开放夜消费,提升烟火人气
从消除疫霾气、描绘喜庆色、增强悦动感的角度出发,以做加法、扬优势的思路谋划丰富多彩的文旅夜间消费活动,拉动文旅消费复苏,带动文旅市场回暖,让文旅“诗与远方”独有气质,渲染出红红火火的“陇原烟火气”。要丰富文化和旅游业态,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品牌建设,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消费氛围,促进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按照“夜间购物、特色餐饮、文体娱乐、演艺体验、观光旅游”五位一体的格局,全力做好夜间消费品牌培育,鼓励市县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特色街区率先“动起来”,快速提升地域烟火人气。省文旅厅产业发展处负责人表示:将紧扣《方案》内容,实施文旅消费攻坚行动,重点培育“深度夜游、沉浸夜演、饕餮夜宴、文创夜购、时尚夜娱、精品夜宿、品味夜读”等文旅消费业态,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为加快文旅行业复苏、激活冬春旅游市场注入活力。
多层次惠民,激发出游热潮
冬春旅游季是“国十条”后全民迎来的第一个文旅消费季,即将举办“非遗过大年”“甘肃人游甘肃”等多场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促销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旅节目、体验活动,体现浓郁的“年味”和“游味”,提振民众消费信心,激发民众体验文旅和探索文旅的深度需求。各文旅经营主体都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支付功能,各市州积极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推出全新旅游年卡或套票,A级旅游景区开展门票减免优惠,星级饭店实行床位打折促销等优惠措施,放大政策叠加优势。消费关键在产品,各级文旅系统要适时推出疫后大美风光、多元文化、厚重人文、红色热土、冬春时节等多种类型旅游产品和线路,增加体验效果,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有效供给。省文旅厅节会与宣传推广处负责人表示,根据《方案》内容,我们将持续打造“环西部火车游”品牌,多渠道组团“走出去、请进来”。12月中旬组团深入山东省,双向启动“山东人陇上游”“甘肃人齐鲁游”文旅推介活动。组织协调河西五市、陇东南五市、沿黄四市州等省内三大旅游联盟在省内开展推广活动,梳理、挖掘、推广好丰富的冬春旅游资源和产品线路,让更多游客了解、参与、爱上甘肃冬春旅游。
利好旅行社,复苏更趋迅速
必须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省文旅行业产生的不利影响,给予旅行社行业最大的发展空间和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全省各旅行社和旅游发展企业要在准确分析判断市场形势的基础上整装再出发,及时推出适合本省、本市、本县特点的旅游线路产品。省文旅厅将持续加大“引客入甘”旅行社奖补力度,及时兑现补贴资金,各市州文旅部门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鼓励旅行社做大旅游包机、旅游专列和旅游专团和大型户外活动的组织数量,欢迎各航空公司、铁路运营公司与当地文旅部门、文旅企业合作,按照业绩给予补贴,以“真金白银”促进旅行社业务及时复位,持续发力,做热做强全省旅游市场,早日实现甘肃文旅市场发展的火热局面。省文旅厅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表示,三年来,我们暂退缓缴旅行社质量保证金1.75亿元,发放补贴2100万元。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紧盯《方案》内容,出拳重击、回手绣花,有效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快质量体系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市场经营主体,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旅游服务。
打好主动仗,突出示范引领
文旅要复苏,下好先手棋。做好收官开局工作,各地要有抢“赛点”的拼劲和打通“堵点”的决心。首先将疫情防控时期遗留的关节卡点无一例外地全部打通,要让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和毛细血管全部畅行无阻,让各个生产要素充分运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掀起文旅行业复苏的热潮。其次各级部门干部要加“一把火”,鼓励干部职工在此期间错峰休假,走出家门体验大好河山,特别是曾奋战在基层一线人员。要多组织一些诸如“我为XX市代言”“疫后XXXX的春天”“疫散花开等您来”等游览体验宣传活动。再者要积极论证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实行轮休假期机制,探索2.5天假期制,逐步形成示范带动实现全民文旅消费的良好态势。
“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始终保持一往无前、奋勇争先的良好干劲,找准工作定位,创新方法举措,打好特殊时期文旅行业快速复苏的组合拳,争取首战告捷。”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何效祖如是说。
诚然,三年疫情的影响是巨大的,文旅行业的快速复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整个行业动起来,文旅市场才能逐步活起来、旺起来。如《方案》所述:三个月大局可定,六个月大局可起。
(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肖含亮)
责任编辑:李霞